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正永、副省长朱静芝一行9月19日上午来到西安交大调研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协同创新工作的进展情况。西安交大党委书记王建华、校长郑南宁陪同调研组一行考察了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作相关情况汇报。

正永省长一行考察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正永省长、朱静芝副省长一行与王建华书记、郑南宁校长等座谈
合影
西安交大拥有诸多国家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在整合校内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学校与地方政府、兄弟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强强合作,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孕育成立了一系列协同创新中心。郑南宁校长报告说,西安交大在协同创新方面探索起步较早,目前在4个领域已初具规模,相对成熟:
——一是西安交大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瞄准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合作,双方的优势互补自2004年开始,先后共建了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地球环境科学系、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构建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二是今年4月由交大牵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联合成立的太空信息工程协同创新中心,这也是陕西省首个协同创新中心,它面向国家太空重大战略部署,已经开展了许多实质性工作。
——三是致力于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9月初揭牌,以西安交大为主体,联合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秦川机床、沈机集团昆明机床、沈阳机床、北京工研精机强强合作,完成了“一个中心、五大平台”的建设,即协同创新中心、设计方法平台、控制技术平台、制造工艺平台、关键零部件平台、装备集成技术平台。
——四是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的煤的新型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9月初签约成立,该中心由西安交大牵头发起,成员单位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陕西鼓风机集团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煤的高效、清洁、规模利用为宗旨,引领世界能源生产与能源装备行业的革命性进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此外,先进电力能源综合系统及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均已启动。西安交大将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国家创新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双方还就智能电网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页岩气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针对智能电网建设问题,王建华书记介绍说,西安交大国家能源局先进电网与装备可靠性及寿命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去年11月获准成立,今年9月初与陕西地方电力集团签约合作共建,将持续不断地为国家电力事业提供技术成果。调研座谈会由王建华书记主持。
赵正永省长对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西安交大在协同创新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和大力支持。他表示,陕西省将全力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在高端制造装备、煤的高效气化与规模利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与建设,这几个领域对国计民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希望中心能够早日转化科研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他指出,要搭建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沟通对接的平台,灵活支持应用前景广阔的科学研究项目。他还说,大家对西安交大的建设发展都有很高的期许,也将继续支持西安交大早日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调研组成员还有:省政府副秘书长徐春华,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省科技厅厅长奚正平,省工信厅厅长蒋跃等。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卢秉恒,西安交大副校长宋晓平、校长助理席光及党校办及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全程参加。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随行采访报道。